加繆手記 第二卷第四本

“那些沒殺死我的會讓我更強壯?!笔菦]錯,但……所以人很難去想到快樂。這一切都壓得人喘不過氣來。最好就是別再多說,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情上面。
官方對英國的敵意有很多理由。但沒有人會去提其中最差勁的那個動機:自己被打敗了,便巴不得且惡劣地想見到那還在頑抗的也倒下去。
紀德的《人間食糧》已讀甚喜? ? ??馬爾羅?拉費爾喜歡小動物,猶如一切過于自負而不善處世者一樣,他最喜愛的是貓咪?!度说木秤觥? ? ?席勒 《E.席勒速寫》
人于是發(fā)現,即使沒有了上帝,真正的問題還是在于如何解決心理上的混亂并得到內心的平靜。他會發(fā)現未曾經過嚴格訓練,不知如何與外界取得協(xié)調的話,內心就不可能獲得平靜。所以要去建立的,是塵世生活規(guī)范。
“上級永遠無法忍受他們的下屬一副看起來很偉大的樣子?!保ā多l(xiāng)村教師》)巴爾扎克
“凝視著盲人所能見到的黑暗?!?/span>
“就像那些把精力都集中在一兩件重要事情上的男人常有的樣子,他看起來既懶散又不修邊幅。”??卷福 影視形象你想到了誰
福樓拜:“我每見到有人在評斷他人,不是覺得可悲,便是覺得要笑破肚皮了。”? ? ???又:“想做結論時就會說出蠢話來。”
“如果我17歲的時候有人愛,我現在會是怎樣的一個藝術家?”?如果你17歲的時候有人愛,你就不會成為一個藝術家。
蒙田:一種滑溜、養(yǎng)晦和緘默的人生。《蒙田隨筆》已讀甚好
現代人的理解力正限于混淆中。知識擴展的結果,讓整個世界和心靈都失去了著力點。虛無主義對吾人的荼毒已是事實。
我們的理解能力之所以陷入混亂,并不是由于世界被知識改變了。它之所以混亂,是由于它跟不上這樣的動蕩。它“還無法接受這樣的想法”。一旦接受了,自然撥云見日。
但唯有禁欲能讓一個人提升。縱欲過度使得快樂也變得不明顯。
一位作家首先要學會的技巧,就是如何將他感受到的轉換成他想要讓人感受到的。
如果一致性是人最深刻的需求。
一個人如果學會孤獨地去面對自己最深的痛苦,克服那種想要逃避的欲望以及有人能與他“共苦”的幻覺,那他還需要學習的就所剩無幾了。但人是社會的動物,不必逃避共處也不必逃避孤獨。
帕斯卡爾
一直享樂是不可能的,人最后一定會感到厭倦。是真的,周末打了兩天生化危機8,有點厭倦了,心空??但為什么?事實上我們不能一直享樂是因為我們無法享有一切。對我們來說,去思量那些再怎么努力也無法獲得的享受有多少,和去計較自己已經享受過哪些,兩者同樣令人厭倦。如果我們可以真正、實際地擁抱一切,還會感到厭倦嗎?
貧困的童年。我后來在我姨丈家時的基本不同:我家的東西沒有名稱,我們只說,那些凹盤子,那個壁爐上的罐子等等。在他家則成了:佛日山的釉面陶器,坎佩爾的餐具等等——我才意識到有選擇這回事。
他詛咒這個讓他無法享受其余一切的愛。
“他們驚覺有很多事情,在他們看來很重要,對他人而言卻無足輕重。于是他們終于知道了什么叫個人生活?!?/strong>
人古怪的理想:就在大自然里,給自己蓋一棟公寓。
這種情況已經嚴重到今天出版的哲學書,不引經據典、沒有任何名言和批注的,就沒有人會把它當真。
孤獨令我快樂。討厭這樣在他人身上的分心,厭惡到想吐。
衰老的心。曾經愛過然而卻什么也無法挽回!
能夠守密的努力,不抱希望,亦無怨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