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漢中出現(xiàn)大群珍稀鳥類,當?shù)厝私兴t鶴,還是一種“愛情鳥”
國人對朱鹮這種鳥都比較熟悉,它一度被認為比大熊貓還要珍貴和稀有,最少的時候全世界僅有30多只,幾乎被認為注定要滅絕,不過在我國野生動物保護單位的努力下,這個鳥類種群竟然起死回生,如今已經(jīng)多達數(shù)千只。

近日人們發(fā)現(xiàn)陜西漢中市一處濕地公園來了數(shù)百只野生朱鹮(別稱紅鶴),如此龐大的朱鹮鳥群十分少見,這些鳥類時而在湖面上翱翔,時而降落到樹木枝頭,經(jīng)常是一大群飛在一起,場面相當壯觀。


其實在今年2月份的時候,陜西漢中市漢臺區(qū)的居民們就發(fā)現(xiàn)一座公園的湖心島上來了一群有著紅色羽毛的鳥,它們白羽紅冠,身姿優(yōu)美,在這里活動覓食,數(shù)量也多達19只,有人稱之為紅鶴,其實正是朱鹮。

朱鹮古稱朱鷺、紅朱鷺,因為身上的羽毛白中帶紅,因此陜西省漢中市洋縣等地有稱之為紅鶴,這種鳥又只存在于東亞地區(qū),十分稀有和寶貴,因此又被稱為“東方紅寶石”。

朱鹮是一種中等體型的鳥類,曾廣泛分布于中國東部、日本、俄羅斯、朝鮮等地,喜歡在靠近濕地的林間生存,其體羽白色(有的紅色較重),后枕部有長的柳葉形羽冠,額至面頰部皮膚裸露,呈鮮紅色;由于環(huán)境變化和人為捕捉等因素,20世紀50年代之后,這種鳥類數(shù)量急劇下降,至20世紀80年代,全世界只剩下我國陜西省洋縣的秦嶺南麓有7只野生朱鹮,后經(jīng)人工繁殖,如今種群數(shù)量僅在我國已超3000只。

這種鳥類如今在日本和韓國也有各有幾百只,其中截至今年9月份,日本已經(jīng)有405只,截止到今年5月份,韓國有363只,不過這兩個國家的朱鹮都是我國贈送的朱鹮繁育的后代,中韓兩國原有的朱鹮已經(jīng)滅絕,韓國原有的朱鹮滅絕于1979年,日本原有的朱鹮滅絕于2003年,這種鳥類也是日本的國鳥。

朱鹮雖然喜歡群體生活,但它們嚴格奉行一夫一妻制,而且終身不渝,因此又被人們叫做“愛情鳥”,這種鳥類大約3歲時性成熟,已知壽命記錄為37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