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強硬
話 說 強 硬
蔣 立 周
強硬二字如雙胞胎,都是講厲害、程度高、了不得、超越一般。強,指力量大、財富足、辦法多;硬,指質(zhì)地比石頭更堅實、力度高。皆與力有關(guān),強多指量,硬多指度。強與硬捆綁一起,穿同條褲,量與度合二為一,名曰“強硬”。“強硬”最終落實在硬上,不僅加重硬的力度,堅硬無比,無堅不摧,而且變成待人處事和領(lǐng)導工作的作風、技巧、風格,曰之“鐵腕”“鐵拳”??梢姡瑥娛侨说哪繕撕拖M?,硬是實現(xiàn)強的方法途徑,保護強的手段,這些年,強硬已成流行語,使用普遍,受人喜歡,寄托著人們的感情和愿望。
強對立面是弱。喜強厭弱,爭強棄弱,人之常情。因為,強可以使人生有條件有基礎(chǔ),有信心有力量,敢于干事業(yè)闖難關(guān),敢于與困難與天地與強敵叫板,與前進路上的一切阻礙斗爭,實現(xiàn)人生美好目標。反之,太弱積弱就難生存。至于所謂喜歡自己弱討厭自己強者,除非有病。
硬對立面是軟。喜硬厭軟,好硬棄軟,亦是人之常情。因為,硬可以使人在困難面前,在強敵面前,從氣勢上壓倒對方,從力度上攻擊對方,從技巧上擊敗對方,出手成功。反之,如果軟弱無力,怕這怕那,邁不出步,難有作為。至于嚴重軟懶散、爛泥扶不上墻者,恐亦有病。
強與硬雖弟兄,一般卻是先強后硬,強為老大硬為老二。強了,方硬;不強,別硬?;◢徥?,因為它強,乃火山巖漿沖到地表遇冷而成的火成巖,內(nèi)部質(zhì)地堅實,主要成分有長石、石英、云母,長石含量達三分之二,石英多達一半。更有,花崗石分布地球各處,無法計數(shù),一塊花崗石粉碎了,其他弟兄前仆后繼,花崗石家族不會滅亡。因此,它敢于硬,無懼風吹雨打,不怕人踩物磨,頂天立地,毫不變色。倘若不強還硬,不過是“叫花子打狗——做得兇”“玩具槍瞄準——唬人”。色厲內(nèi)茬、虛張聲勢、狐假虎威、故弄玄虛,拉大旗作虎皮,等等,不過是爾等耍的小伎倆罷了。虛張聲勢雖也是戰(zhàn)術(shù),畢竟力量不足,不得已而為之。諸葛亮唱《空城計》,事后也捏了一把汗,能否成功,他也沒底,并非神機妙算。萬一司馬懿沒有經(jīng)驗主義,不吃你那套,殺進城來,你諸葛亮照樣當俘虜。假戲真唱,虛晃一槍,不宜多用。一旦對方識破,老本全丟,老命也要搭上。所以,硬必須以強為基礎(chǔ),為底氣,為后盾,為前提條件,并為強服務(wù),才是理智的科學的。顛倒這個關(guān)系和順序,要吃大虧。當然,不少情況下,比如災難面前、國亂當頭、大敵當前、或者問題成山、積重難返之際,或者道德滑坡、貪腐成風之時,社會力量較弱,人們卻非常希望有個強硬的鐵腕領(lǐng)頭人,立場堅定,態(tài)度鮮明,性格剛毅,行事果斷、率領(lǐng)群眾,萬眾一心,快刀斬亂麻,撥亂返正,轉(zhuǎn)危為安,最后由弱變強,名留青史。古今中外,例子不少。(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然而,人類亦有人性弱點乃至劣根,比如,好強好勝、恃強凌弱、讒強傲弱、以大壓小、欺軟怕硬、服硬不服軟、專捏軟桃子、軟硬不吃、強弱不分、稍強即硬,等等。倘若執(zhí)意人性弱點,不管何時何地,把強硬當唯一手段和目標,到處套用,一昧強硬,咄咄逼人,沒有靈活,沒有包容和忍耐;更認為強硬作風是有能力,與眾不同,實力強大,能夠嚇倒對方,等等,但,有可能物極必反矣。古今中外,凡侵略戰(zhàn)爭狂人,無不性格強硬,行為極端,不管后果,落個可恥下場。如挑起“二戰(zhàn)”的德國希特勒、意大利墨索里尼、日本東條英機等,野心勃勃,強硬狂熱,如同瘋子,結(jié)果,數(shù)千萬平民丟了生命,他們也被送上絞刑架。當今國內(nèi)的大小腐敗分子,多以強硬作風著稱,周永康、薄熙來、王立軍等,看似“鐵腕”,實則霸道,打擊異己,順昌逆亡,原來是為野心開路,結(jié)果,把自己送進了高墻。所以,小到個人,大至國家,凡此弱點,必須克服。
強硬與軟弱是一對矛盾,相互斗爭,相互依存,相互轉(zhuǎn)化。然而,強硬碰上軟弱,不戰(zhàn)而勝,沒有意思,強扭的瓜也不甜;強硬碰上強硬,要冒火花,容易出事。如此看來,強硬軟弱,應(yīng)為搭襠,強硬理解軟弱,保護軟弱,學會柔軟,使強硬降溫。很多時候,弱者容易獲得社會同情,變成強大力量,反弱為強,以柔克剛。強硬與軟弱和諧共處,對于保持社會平衡,使人生、社會風平浪靜,少有禍端,順其自然,無為而治,功莫大焉。一個國家一個家庭有鷹鴿兩派,剛?cè)岵豢此迫崛蹙徛奶珮O拳,卻能強身健體、使人有力。
應(yīng)做的是,一旦變強,可別拳頭發(fā)癢,硬得出奇,還得學會冷靜和理性,學點規(guī)則和策略,懂點立身處世之道,給硬如鐵堅如鋼的拳頭澆點冷水,權(quán)衡利弊,遵守規(guī)則,該出手則出手,該放下則放下。為著避免矛盾,壓住欲望膨脹,保持自我強勢,更要學會韜光養(yǎng)晦之策略,采取靈活多樣的溫和柔軟之方法,諸如軟硬兼施、恩威并用、搖橄欖枝、放和平鴿之類,留點回旋余地。認真放下架子,幫助弱小者,支持柔軟者,甚至與昔日仇人稱兄道弟,握手言歡,相處相誼,化解矛盾。以理服人,以德感人,以情動人,以良好的理念教化人,以實際言行帶動人。果能如此,人類幸甚。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pppfeuiej.cn/subject/3818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