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冰下田

做秧田在農(nóng)活中不算苦活、累活。但是踏破水田里那層冰,赤腳在冰凍的田里做秧田就是另一番風(fēng)味了。
69年的冬天特別冷,連續(xù)幾次大雪,最低溫度零下7度。
一直到開了春,還有時不時的倒春寒來襲。
農(nóng)田的規(guī)則是節(jié)氣不等人,到了時間不做好秧田,及時播下秧谷。這一年早稻的收成就無從談起了。
剛下鄉(xiāng)不久的知青并不懂那些道理的。每天是稀里糊涂的跟在農(nóng)民們出工、出工。反正是他們干什么就跟著干什么。
那天一早,我和往常一樣跟著隊里的農(nóng)民們出工,到了田頭才知道今天是做秧田。( 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
氣溫大約是零下2、3度,田里結(jié)著一層薄薄的冰,寒風(fēng)簌簌的往脖子里灌,身上雖然穿著棉衣還是覺得冷,人常常會忍不住打上一個寒噤。
雖然太陽已經(jīng)掛上了樹梢,可是那紅色的太陽好像被寒冷裹住一樣,絲毫沒有給人們帶來暖意。
露在外面的手感覺是僵僵的,和握在手里的鋤頭一樣的冰冷。
想用口中呵出的熱氣暖暖手,只能是癡人說夢,異想天開,根本就是無濟于事。
穿一雙解放鞋的腳也是冰涼冰涼的,踏在地里能感覺從冰凍地面?zhèn)鱽淼暮畾狻?/p>
所有的人都磨磨蹭蹭的站在田邊,沒有人開口說話,也沒有人開始脫去腳上的鞋襪。也許大家都在等有人出來說今天換個活。
就在大家的沉默等待中,我們的金福隊長不聲不響的脫掉鞋襪,踏破水田的那層薄冰下到田里,開始動手干活。
可謂是“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樣子”。沒有口號,沒有獎金,也沒有不下田就要怎么怎么的威脅。
大家一個個都脫去鞋襪下了田。踏破薄冰到了田里,一開始是冷。
俗話說寒從腳底起,腳下一冷全身都冷得發(fā)抖。
被踩破的冰和田泥混在一起,腳踩著有"嚓嚓"的聲音。
接下來腳麻木了,好像踩在水田里的腳已經(jīng)不是自己的。就是太陽升起來照在身上,渾身還是像在冰窖里一樣。
拖著那沉重的腳,大家默默的干著。
這一天的上午是如此的漫長,平時嘰嘰喳喳愛說話的人的口也像被凍住了一般。
整塊田里鴉雀無聲。
趟平了一塊塊秧田,播下秧谷,然后在上面蓋上灰。
。。。。。。
秧田做好了,大家上到田邊,洗腳穿上鞋襪,慢慢的腳才恢復(fù)了知覺。
然而取代麻木的卻是疼痛,從骨頭里發(fā)出的難以忍受的刺痛!
這一天干的活,在下鄉(xiāng)生涯中僅僅很普通的一天。
但是今日回想起來,感受卻頗為深刻。
1. 一個人不要輕易的斷言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其實人的承受能力比你想象的要大得多,尤其是無可選擇的時候。
2. 一個帶頭人的簡簡單單的行為超過漂亮的豪言壯語百倍千倍!
首發(fā)散文網(wǎng):http://www.pppfeuiej.cn/subject/3626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