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廣州
因為倆兒子一在北京,一在廣州,所以當我們舉家遷來廣州時,母親只得百般無奈的跟隨我們來到廣州。那年母親七十五歲,身體還硬朗,走路一陣風,全家一起爬白云山,妻腳痛得一路找地兒坐,母親一點事兒都沒有,還幫忙提東西。
????母親剛來廣州時,生活很不習慣,她既聽不懂普通話,更聽不懂粵語,無法跟人交流,在這里孤獨異常,我也實在想不出更好的辦法,只能給她弄一部電話,讓她沒事就跟老家的親人煲電話。然而盡管如此,母親的孤獨也是難解的,因此常嚷嚷著要回去。我只能小心地伺候她,有時急了,也會回她幾句:“你去哪兒呢?有哪兒去呢?”母親頭腦封建,女兒那兒是不會去的,北京氣候太冷,她也不會去。不過說過之后我馬上后悔,趕緊安慰母親。是啊,母親的廣州是孤獨的。
????母親雖然年老,卻保持著一生的勤勞習慣。每天我們早上起床,她已經做好了早餐,洗衣機正洗著衣服;晚上我們下班回來,桌上已經擺著熱騰騰的飯菜,衣物整齊地疊在我們床上。讓人好笑的是,我們的內衣褲若有一點破損,母親都會用針線補好。母親承擔著那么多家務,卻不準我們請保姆。她只要能動,就愿意為我們付出。我跟兄姐說到這些,他們說隨母親吧,只要她高興。
????母親很固執(zhí),偏我也遺傳著母親的這一點。于是家里常上演著讓人好笑的情節(jié):一碗好菜母親說不喜歡吃,要我吃;我說吃飽了,要母親吃;最后我假裝著要倒掉,母親就搶下來,然后悄悄吃掉。母親一生受苦無數,節(jié)儉習慣已到骨子里,哪舍得倒掉剩菜??!再不堪的剩菜她都說愛吃,任我們怎么勸說也不準倒。母親洗過菜的水要留著沖廁,購物回來的膠袋要留著墊垃圾桶,晚上舍不得用電,夏天舍不得開空調,家里廢棄的紙張、水瓶等物,她一律要留著作廢品賣,又常擔心收購廢品的人少秤頭,要我們看著賣。在繁華的廣州,母親依舊守著她一生節(jié)儉的習慣。
????母親沒讀過書,一生迷信,來到大廣州,依舊燒香敬神。家里有什么好吃的,母親首先要拿一些敬神。對母親的這些行為,我開始很好奇,曾跟在她后面,想聽她念叨些什么。終于一次看她點著香,端著水果好菜,嘴里說:“老頭子……”我明白了,母親不是敬什么神仙,而是祭奠去世多年的父親,在祈愿父親保佑我們一家平安。母親的生命里,就裝著她的親人,她所有的親人,包括已經去世了的。
????為解母親的孤獨,我們買了一條小狗給她作伴,母親的生活便生動了許多。母親耳聾,小狗就成了母親的“耳朵”,門鈴,電話,全靠小狗提醒。小狗的歡鬧,驅除了母親生活中些許的孤獨。(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母親坐在陽臺上,小狗睡在她的腳邊,夕陽靜靜地灑在母親和小狗身上,那么寧靜,那么祥和。我的眼淚在眼眶里打轉。母親八十多了,母親老了,她為她的子女后人傾盡了她的一生。她從未想過會在暮年來到廣州,但她無怨無悔,因為她所有的愿望就是要子女過得好。
????母親的廣州,一切安好。
首發(fā)散文網:http://www.pppfeuiej.cn/subject/3608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