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生只能走十步? ——獲獎學(xué)生動畫《我只能走十步》【第五屆尋光小宇...

第一遍看這個短篇,腦子里就想:我愚蠢的頭腦還不夠看透它背后真正想講的故事?第二遍想:或者它想說的不止一種?
接著我突然想到了很多……
主人公是一開始就知道自己要去追“太陽”嗎?這個思想的起源是什么呢?
我倒覺得,人從降生到這宇宙中的那一刻起,就處于一種模仿狀態(tài),我們從小時候模仿大人說話走路,從他人的眼光去看世界,到我們擁有自己獨具的眼光,其實是真的獨一無二嗎?
這個答案不好說。
兩個不同個體的結(jié)合所孕育出來的生命,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一個人從出生就不是“嶄新”的,最起碼是被賦予了基因的限制。但放大來講,放到整個宇宙,可以說一個人來到這世上就是獨一無二的,可是我覺得一個人的思想和追求并不是。這些后天形成的東西,是建立在外界所灌輸給自己的基礎(chǔ)上的,或者說在有獨立意識獨立思考能力后的我們,都是被外界所“教化”,再加上成長過程中自己對世界的看法,才煉就成相對來講獨一無二的“系統(tǒng)”。
因為人生來就看到別人往前走的方向,所以我們也跟著往前走。
大家所看到的光其實是相同又不同的,當(dāng)我們邁出第一步的時候,“太陽”對于剛起步的我們來說都是一樣的,比如要學(xué)習(xí)好,要優(yōu)秀。
再往前走時,有的人還是隨波逐流,和大部隊一起往前走,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可能都不知道自己追逐的“太陽”是什么。這樣說可能顯得很沒有主見,可我認(rèn)為這也是一種智慧的活法,不見得有什么不好,只要勇敢大步往前,“太陽”是什么光又是什么?不是具象的又如何?那是另一種希望,只要直到最后一步走完,內(nèi)心還充滿希望,如此,也妙哉。
前行的路上也有不同奇思妙想的人,或者說每個人都在不得已間掙扎過,一步,兩步,三步…… 當(dāng)我們邊走邊失去的時候,邊走邊看著身邊人離開的時候,會害怕,會迷茫,會不安,會不知所措,從一開始的勇敢變得躊躇不前。那時的我們或許有了真正意義上獨一無二的思考,是因為經(jīng)過停留、觀察、學(xué)習(xí),外界不再是唯一的驅(qū)動力,接下來的路靠的是自己的精神內(nèi)核和自己想往前的心。
我們的思考或許會讓我們清楚自己追逐的“太陽”到底是什么,當(dāng)我到達時它會給我?guī)硎裁?,我們有了自己的希望或者夢想,所以從那刻起,前方的路有了具象的意義,盡管走不起來,并不容易。
與此同時,思考的力量也會讓我們漸漸發(fā)現(xiàn),大家的太陽都是不一樣的,我們所追求的不一定是同一個方向,所以往前走,一直是在自己的道路上往前走。而你有自己的光,同時也會是別人的光。
主人公可能是一個聰明的人,但我覺得那個堅定地走向他的人更偉大。帶著誠摯又熱烈的愛,勇敢地追到了自己的“太陽”,他沒有阻擋“太陽”的腳步,而是靠自己的力量站在了“太陽”的身邊,離開的那刻身上也有光,這何嘗不是一種偉大呢?
當(dāng)我們清楚地知道腳步有限制,而光就在那兒,你會明確方向后大步往前走,即使沒有到達也不后悔,還是猶豫不決錯過自己的太陽呢?
我選擇前者,因為那樣即使到生命最后一刻,我的世界都是明亮璀璨的,在前行的路上一直有我希望的光,我清楚自己帶著真誠快樂堅定勇敢而又熾烈的心,像我的太陽靠近,這一路哪怕坎坷卻是明媚的。我不希望自己因為害怕失去,害怕無法到達,而折磨著自己一路都不好過,最后帶著遺憾離開。
能追到太陽的人很少,我們大多都是在路上的人,可你看,即使我們在途中離開,也是被自己的光照耀著,不是嗎?
太陽一定是心中認(rèn)為的那個太陽嗎?而我們走完這段路后是真的結(jié)束嗎?一開始是我要,后來是我想。思想就是無邊際的追逐,而我堅信太陽是在變化著的,而我們也沒有結(jié)束。
在生命的長河里,在茫茫宇宙中追太陽的人中,我可能不是個智者,但我一定做個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