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智商最高的皇帝,不上朝卻能掌握朝政,他騙了所有的人!
在中國這些年,明史圈子有這么一句話“明實亡于嘉靖,始亡于嘉靖”,說的就是明朝后期的兩位皇帝萬歷和嘉靖的不作為導(dǎo)致明朝江河日下,嘉靖早期朝廷有夏言等正直大臣輔佐朝政,而嘉靖這個時候也頗有“雄心壯志”所以才有了“嘉靖中興”。
然而不久之后由于嚴嵩的出現(xiàn),嘉靖開始對夏言有所不滿,最終處死了夏言,而從此之后大明朝的朝政由嚴嵩掌握,而嘉靖之后呢?則是醉心于煉丹,從此二十三年不上朝,這就導(dǎo)致大明朝從此每況愈下。

而之后的神宗也是學(xué)習(xí)了他爺爺?shù)倪@一點,可以說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自己和大臣鬧翻了之后干脆做個甩手掌柜什么都不管了,由此導(dǎo)致朝臣三十多年都見不到皇帝。
所以明朝的滅亡這兩位皇帝絕對是需要負重大責(zé)任的,但是另一方面來說這兩位皇帝還真的不一般,尤其是嘉靖堪稱是明朝歷史上最聰明的皇帝,當(dāng)然這個聰明可能僅限于做皇帝上,因為他二十多年不上朝卻能夠牢牢的掌控朝政,嚴嵩權(quán)傾朝野一朝之間一道圣旨就讓“嚴黨”土崩瓦解,從這就可以看出嘉靖的雷霆手段有多厲害。
而且更可怕的是,嘉靖朝不乏聰明人,楊廷和,徐階,張居正,嚴世蕃這些人的智商用我們現(xiàn)代人的標準來說都很高,可惜這些聰明人都一個個被他玩弄于鼓掌之中。

除楊廷和
嘉靖在明朝奇特的地方在于他并非是皇子入肆繼承大統(tǒng),而是以藩王的身份繼承大統(tǒng),而也就是這一點當(dāng)時的朝中大臣一開始就給他來了個下馬威。
當(dāng)時楊廷和等人讓嘉靖繼承大統(tǒng),按照明朝禮儀標準他接的是明武宗朱厚照的班所以應(yīng)該以太子的禮儀標準接待,然而嘉靖不吃楊廷和這一套,直接放下狠話:“要么以帝王禮儀接待,否則我直接不干了”。
而這直接就讓老謀深算的楊廷和等人吃癟,最終沒辦法唯有按照他的意思來。

而不久之后嘉靖和首輔楊廷和又因為大禮議事件而鬧翻,嘉靖是接的朱厚照的班,所以這就意味著他必須承認自己是明孝宗朱佑樘的的后人,而原來和朱厚照的堂兄弟關(guān)系也要改為親兄弟。
而嘉靖直接就不干了,為了不改自己的身世,硬是把自己沒當(dāng)過皇帝的生父給安排進了祖廟,并追封為皇帝。
最終大禮議事件以嘉靖而告終,楊廷和也在不久之后告別朝堂。
所以嘉靖帝年紀輕輕就能夠擊敗老謀深算的楊廷和可見他的洞察能力,而嘉靖耿聰明的地方在于他除了洞察人心之外更是深諳權(quán)術(shù),夏言和嚴嵩就是很好的例子。

以嚴嵩除去夏言,在用徐階除去嚴嵩
有時候我們不得不問一個問題,嘉靖帝二十多年不上朝為什么能夠牢牢掌控朝政呢?
而這一點就在于他非常懂得朝堂平衡之道,他雖然不在朝堂,可是他牢牢控制住了嚴嵩,然而又擔(dān)心嚴黨的勢力太過于龐大,為此還暗中扶持徐階,就這樣形成一股互相牽制的局面,而他則是靠著這個牢牢掌控大明的朝政。
在楊廷和死后,內(nèi)閣首輔都相繼換了幾屆,而其中夏言是比較出名的一個,夏言這個人前期很受嘉靖的信任,每逢外出他都把夏言帶在身邊。

然而夏言這個人實在是太過于“剛直”,有些事情嘉靖喜歡他要說,嘉靖不喜歡也要說,這就導(dǎo)致嘉靖對于夏言越來越不滿,同時也由于夏言的性格導(dǎo)致他得罪了朝廷里的一大批朝臣,最終導(dǎo)致自己四面皆敵。
直到一個叫嚴嵩的人出現(xiàn)在嘉靖面前,而嘉靖就順勢提拔嚴嵩從此代替夏言成為了內(nèi)閣首輔。
對于嚴嵩的所作所為,嘉靖不是不知道,不過嘉靖還需要嚴嵩為他攢銀子,還需要嚴嵩的門生胡宗憲替他平定東南,所以這也成為了嚴嵩掌控大明朝政長達二十年的原因。
而這二十年之間,嘉靖不上朝,嚴黨把持朝政,而嘉靖把持著嚴黨,所以這也是為什么嘉靖看似二十三年不上朝朝堂卻還能夠平穩(wěn)運作的關(guān)系。
當(dāng)然嘉靖不是傻子,他知道一旦嚴黨權(quán)勢過大必定會影響自己的帝位,所以就培植了以徐階為首的另一股勢力,當(dāng)然徐階這個人也很聰明,他知道嚴黨一切都是嘉靖給的,只要嘉靖不動他那么嚴黨就很難倒,所以他也是幾十年不動聲色。

然而嚴嵩的不聰明之處在于他太貪,他的確能斂財,可是他都快把手伸到嘉靖口袋里去了,而這就是嘉靖不能容忍的了,更重要的是嚴嵩之子嚴世蕃私通倭寇更是觸犯了嘉靖的底線。
“私通倭寇”你想干嘛,所以這也就成為了嚴黨倒臺的原因之一,所以也就是嘉靖的一道圣旨龐大的嚴黨一夜之間就轟然倒塌,而此前扶植的徐階等人則趁機發(fā)力讓嚴黨從此萬劫不復(fù)。
所以你看出來了吧?嘉靖不但洞察人心也非常懂得朝堂平衡之道以及用人之道,然而嘉靖雖然聰明,不過這些他并沒有將這些聰明放在治理國家上,相反他能夠?qū)⑦@些聰明多放在國家大事而不是煉丹上面,明朝不會這么快滅亡。

早年的“嘉靖中興”說明嘉靖在治理國家方面也有一套,可惜他將自己的聰明過多的放在權(quán)術(shù)上面最終導(dǎo)致嚴黨坐大,而大明的倭寇之亂也是在嘉靖朝愈演愈烈,更可怕的是他的所作所為幾十年后也讓他的孫子學(xué)去了,才有了開頭說的那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