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術一瞥:德國1-2日本,森保一的臨場智慧

世界杯小組賽第一輪E組的比賽中,德國隊爆冷1-2輸給了日本隊,其中的戰(zhàn)術細節(jié)值得關注。
在上半場階段,森保一采取了4-4-2偏低位防守的模式應對德國隊的進攻,主要作用是切斷德國隊向中路的滲透。

聚勒在本場比賽中建立進攻時會留在后場,他在右側中場肋部持球向前的過程中,穆勒從前腰位置向外牽扯,基米希來到向前的位置接應,哈弗茨回撤幫助拿球,在這個局部形成4對2,日本隊的兩人無法形成有效的防守。

通過快速的傳遞,穆勒在對手沒有及時貼身時將球交到了中路的基米希腳下,哈弗茨的前頂讓日本隊后衛(wèi)線整體后退,基米希得球后獲得空間,遠端內收進來的邊鋒穆夏拉將日本的右后衛(wèi)酒井宏樹往中路牽扯走,左邊翼衛(wèi)勞姆在后點高速前插,應該協防的日本右邊鋒伊東純也無法及時跟進防守,勞姆進入禁區(qū)被門將權田修一在禁區(qū)里放倒,德國隊也通過這個點球在上半場保持領先。

弗里克在兩側制造的進攻打出了一些成效,但是運動戰(zhàn)中仍然缺少終結和變化。
下半場開場,森保一主動求變,換上中衛(wèi)富安健洋,撤下上半場沒有發(fā)揮的久保建英。從原本的4-4-2變陣成5-2-3,在防守層面上,增加一名中衛(wèi)使得防守的寬度得到保證,左路勞姆的前插有了酒井宏樹專職的看守。而在德國隊建立進攻時,三名前場去壓迫德國后場的三人,也可以對德國隊的呂迪格身前的三人進行壓迫。

并且日本隊在下半場加強了對德國對位的高位壓迫,整體前壓去做逼搶,在邊路局部快速收攏空間,使得德國隊無法像上半場那樣輕松地來到日本隊的半場組織進攻。


而在建立進攻時,德國隊退防成4-4-2的情況下,穆夏拉更多需要跟防遠藤航,面對日本隊的三中衛(wèi),霍夫曼和格納布里有時需要前提去協助壓迫,然而兩個人仍然無法形成對三人的壓迫,日本隊的出球開始變得流暢,能快速交到兩個邊翼衛(wèi)腳下。

而來到日本隊邊路進攻時,德國隊邊路防守寬度不足,三笘薰將邊路和后腰吸引走之后,,聚勒和呂迪格中間的空間被撕扯開,右邊衛(wèi)和中衛(wèi)中間的肋部空間迅速被插上的南野拓實利用,也通過這次配合幫助日本隊完成了扳平球。

在最后時間段,日本隊通過定位球長傳,直塞到德國隊壓上的后衛(wèi)線身后,由下半場替補登場的淺野拓磨小角度完成絕殺,而這粒丟球過程中,聚勒在造越位上和隊友意識不統(tǒng)一,釀成了大禍。日本隊在上半場開局不利的情況下,主動在半場進行調整變陣,最后完成絕殺,而德國隊在局面開始出現問題的時候仍然只有對位調整,沒有戰(zhàn)術細節(jié)的變化,被針對導致輸球,主教練也難辭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