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兩種認知誤區(qū)“不在乎”和“濫用藥物”,蕁麻疹該怎么辦?
蕁麻疹,也叫風疹塊、風疙瘩,是由于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xiàn)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通常在幾小時內自動消退,但會反復發(fā)生新皮疹。蕁麻疹可發(fā)生在任何年齡、季節(jié),皮膚損傷可發(fā)生于任何部位,出現(xiàn)形態(tài)不一、大小不等的紅色或白色風團,一般迅速消退、不留痕跡,之后不斷出現(xiàn),瘙癢劇烈。部分患者可有怕冷、發(fā)熱癥狀,也會出現(xiàn)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嚴重者可導致喉頭水腫及呼吸困難。根據(jù)病程長短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
?
兩種蕁麻疹認知誤區(qū):“不在乎”和“濫用藥物”
?
很多患者之所以長期遭受蕁麻疹的折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沒有用科學的態(tài)度對待它。不少患者會從書上、網(wǎng)絡上獲得一些有關蕁麻疹的認知。在我們日常接診的患者中,最容易出現(xiàn)兩種認知誤區(qū):一個就是不在乎,一個就是亂治療。蕁麻疹不可忽視,但切忌病急亂投醫(yī)。
?
不在乎的患者:蕁麻疹皮疹的特點是不用藥也可以自行消退,因此部分患者認為是小毛病,治不治沒關系,所以生了蕁麻疹后尤其是慢性蕁麻疹采取無所謂的態(tài)度,殊不知蕁麻疹并不是小毛病,除了皮膚癥狀外,也會合并內臟損害,嚴重者會有生命危險。
?
而另外一種是濫用藥物,藥物是可以治好病種的,但是要對癥下藥才行;如果使用不當是會導致疾病的加重的。很多的患者都是因為藥物的使用不當導致疾病加重的,由于蕁麻疹病情比較復雜,患者一定要及時和正確選擇治療方法,以免耽誤治療的最佳時機,給患者身體和身心健康帶來極大的痛苦。
?
得了蕁麻疹應該怎么辦?
?
1、醫(yī)院及時就診。蕁麻疹患者為了盡快治療好,不要自行配藥,最好去醫(yī)院檢查;醫(yī)生會進行血常規(guī)檢查看看是不是感染引起的,如果是因為感染引起的,可以加抗生素口服。常見的藥物有抗組胺類藥物 、抑制肥大細胞脫顆粒作用,減少組胺釋放的藥物以及糖皮質激素等等。如果用錯藥,反而會加重病情。
?
2、調整過敏體質。其實蕁麻疹本身是一種過敏,過敏是身體對一種或多種物質的不正常反應,而這些物質對大多數(shù)人是無害的,出現(xiàn)過敏的人體內產生了過多的一種特殊的抗體——免疫球蛋白E(lge),是人體免疫系統(tǒng)過于敏感,對外來物質識別不清造成的過度防御反應。蕁麻疹患者的根本病因就是患者體質問題及免疫球蛋白(IGE)分泌失衡,其后果就是IGE值高。我們在治療中就要從根本著手降低IGE值,平衡免疫球蛋白。
?
目前,中華醫(yī)學會展開的調查得出結論,臺敏樂抗過敏益生菌可參與IgE介導的免疫變態(tài)反應,通過測定人類樹突狀細胞與抗過敏益生菌共同培養(yǎng)后,對白介素(IL-12)的分泌調控的Th1免疫能力的作用從而篩選出具有抗過敏能力的菌株組成的益生菌,可以利用活性的、無致病性的微生物來改善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腸道微生物的生態(tài)平衡,進而促進免疫耐受功能。臺敏樂抗過敏益生菌能夠對抗IgE抗體,調整過敏體質,而藥物只能就癥狀做緩解,無法調整過敏體質,增強免疫功能。
?
3、排除過敏原。感染蕁麻疹的原因大部分由于過敏原誘發(fā)的,而一般查找過敏原方法就是在生活中一個一個進行排查。所以一定要及時找到過敏原,否則是有可能會加重病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