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晨宇】90后歌王的音樂格局能有多大?

????????19世紀后半葉,人類步入了工業(yè)時代。從此,人類生產(chǎn)力進入自驅(qū)動發(fā)展的起飛,物質(zhì)占有飛速增長。工廠生產(chǎn)出數(shù)不盡的人類生活所需品的同時,滾滾濃煙也逐漸取代了曾經(jīng)清晰透明的天空,遮住灑往大地的陽光。
????????1952年冬季,倫敦受反氣旋影響,城市上空積聚了大量工業(yè)生產(chǎn)的廢氣,很快整個倫敦都被濃霧籠罩,濃霧中含有大量有害化學元素,數(shù)以萬計的居民出現(xiàn)了窒息感。官方數(shù)據(jù)表明,這場濃霧殺死了約4000人。
????????而兇手正是人類自己。
????????當時倫敦每日排放到大氣的污染物中,竟含高達1000噸煙塵、2000噸二氧化碳,140噸氯化氫、14噸氟化物、370噸二氧化硫……

????????自然界遵守著物競天擇的原則,自然界的歷史伴隨著無數(shù)的物種的消失,我們沒有功夫為每一個滅絕的物種而默哀,但是……如果兇手是我們呢?
????????19年10月,日本進行商業(yè)捕鯨,共獲鯨肉一千多噸。而在12年日本研究中心向全國展開捕鯨民意調(diào)查時,只有18.5%的人為鯨魚發(fā)聲,剩余的八成民眾,則帶著冷漠而疏離的神情,勾上了“無所謂”與“支持”的選項。

????????人類正戴著虛偽的面具,說著“保護地球”的天籟之音,犯下傷害地球以及萬千生靈的罪行。
?
????????在19年歌手華晨宇先生的演唱會上,我第一次聽到《神樹》這首歌。前奏響起時,偌大的萬人場館,只有中間的舞臺打上了冷色調(diào)的燈光,我身處一片漆黑,沒有人看得到我,我像是一顆微渺的星光,若有若無地點綴在浩瀚的宇宙上。

????????歌曲的前奏是緊張的,伴著沉重的和聲,我仿佛被拋上虛空,腳踩著脆弱的浮冰,隨時都會在冰塊破碎后墜落,我被巨大的危機感緊緊包裹住,我莫名出現(xiàn)了一種窒息感。
????????進入A1段,歌手的聲音與和聲渾然天成,又相互獨立地出現(xiàn)。當然我并非音樂專業(yè),我無法準確地判斷編曲里面有多少和聲,我能比較明顯地聽到的是兩個不同key的聲音同時在吟唱同一句旋律,一個低沉,一個縹緲,這樣的處理,給人一種寂渺孤獨的感覺。
????????洪荒宇宙之間,只有那一個站立的人,祂站了很久很久,從人類出現(xiàn),到人類滅亡,唯有祂一直站著。而祂頭上的天空是陰沉的,腳下的土地是干裂的,一切都是灰色的,沒有絲毫生機。我突然醒悟,那個站立者,不是人,而是一棵樹,一棵巨大的、古老的,天地之間又極其渺小的樹,祂正用祂悲哀而蒼老的眼睛,看著大千世界的浮生百態(tài),看著人類的生老病死。
????????A1用了寥寥幾句歌詞與旋律,把你帶進了末日的景象。工廠排放廢氣的煙囪、渾濁到不透一絲光的陰沉天空;海嘯席卷了城市,無盡生靈被冰冷的海水吞噬……失控了,一切都失控了。

????????整整重復了五次的“Crash and cold”,一點一點把你帶入城市破碎的廢墟上,一點一點把你卷入冰冷窒息的海水中。在編曲上,第四遍“Crash and cold”的相比前三次尾聲拔高,第五次又恢復了前三次的模樣,正是這樣獨特的設計,給人一種沉浮不定,居無所安的窒息感。
????????是的,人們,災難降臨了。

????????抬頭看看吧,一道道閃電正撕裂著渾濁的天空,一陣陣雷聲正驚顫著被困在城市廢墟下躲雨的孩童。閃電與雷聲相擁,奏起人類最后一支偉大的交響樂;大人與孩童相擁,抽泣、哀鳴、吶喊……多么微不足道的聲音,毫不費力地被腳下傳來的隆隆聲蓋過,地震了,地面裂開了,城市廢墟傾塌了,我們尖叫著伸手想抓住些什么,卻什么也沒有,眼睜睜地與廢墟一起墜入沒有盡頭的黑暗里。
????????是的,人類,你們滅亡了。
????????就像億年來無數(shù)滅絕的物種一樣。
?

????????這一切都映入了那雙蒼老的眼睛里。數(shù)種樂器奏響,“我淹沒在萬人聲響”幾乎被伴奏的聲音蓋過,神樹的聲音充滿著悲憫,祂想阻止災難的發(fā)生,想?yún)群?,卻只發(fā)出了“嗚嗚嗚”沙啞低沉的哀鳴,像是多年不說話的啞巴老人,掙扎著想說出自己心里所想,卻顯得蒼白可笑。祂已經(jīng)流不出眼淚了,祂的心里不停地在吶喊著:“Never give up!”可是祂只是一棵樹,祂發(fā)不出聲音,祂哭不出眼淚,祂什么也做不了。
?
????????一切都結(jié)束了。我還是站在那個虛浮的時空,腳踩著脆弱的浮冰。神樹還是靜靜地生長在那里,仿佛什么也沒有發(fā)生。逐漸縹緲的聲音,逐漸隱入黑暗里,所有的畫面都不見了。
????????祂只是一個善良的審判者。
????????可人類該進入天堂還是地獄。
?
????????我回過神來,我才察覺自己竟然渾身發(fā)冷,不停地在顫抖,臉上滿是恐懼的眼淚。我不想夸大我的感受,但這確實是我不自主的真實反映。創(chuàng)作者華晨宇用了五分鐘左右的時間,為聽眾構(gòu)建了一個末日來臨,眾生毀滅的幻象。
????????人類的生存與毀滅是人類哲學史上永恒不變的命題,最偉大的哲學家也說不清人類命運應該何去何從。然而歷史或許已經(jīng)告訴了我們答案:1930年馬斯河谷的煙霧、1931年日本神東川邊的土壤、1956年日本的水俁灣、1986蘇聯(lián)切爾諾貝利泄露的核電站……不少物種由于人類的貪欲瀕臨滅絕,地球的顏色越來越少。我們汲汲于人類文明的進步,卻忘了沒有生存環(huán)境,文明的前景只有滅亡一條道路。
????????我們??粗诸^邊、電視里、教室黑板上的標語——拯救地球。抱歉,地球不需要我們拯救,人類的歷史在地球46億年生命中只能劃上短暫的一條時間軸,地球不會因為人類滅亡而滅亡,而人類卻會因為地球的環(huán)境不再適合生存而滅絕。
????????人類從未被上帝遺棄,遺棄人類的終將是自己。
